5月18—22日鋅評: 2009年中國主導鋅市場
2009年05月25日 11:5 13225次瀏覽 來源: 中國有色網 分類: 鉛鋅資訊
4、實體經濟走勢未能撥開云霧
近期鋅等有色金屬表現搶眼,重要原因之一是短期的有些經濟數據傳導的利好導致市場的樂觀情緒的增加,但其實實體經濟并未如預期中好。據國家統(tǒng)計局數據顯示,1~4月全國城鎮(zhèn)固定資產投資增長率達30.5%,4月新開工項目計劃總投資額度達36797億元,同比增長90.7%。
然而,民間投資項目尤其是東部沿海地區(qū),開工量很低,至今仍無好轉的跡象。代表實體經濟晴雨表的用電量數據在5月上旬出現了滑坡,5月上旬日均全國用電量降幅擴大至4.3%。而4月份上中下旬用電量降幅分別為3.6%,4.3%和3.6%。
鋅價近期出現一些積極的變化,市場出現了一些轉機,市場流動性過剩也是近期鋅價大幅波動的原因之一??傮w來看。維持在12500元/噸一線附近做整理是比較合理的,行情的真正轉機還在期待消費的實質性突破。
根據以上情況,以及對銅價能否在第三季度保持目前的高價位的擔憂,鋅價有可能回吐漲幅以令市場再觸平衡。在全球經濟將于2010年回溫(尤其是除中國外國家)的觀點背景下,鋅價10--20%的下跌將提供買入機會,我們預期市場在2010到2011年將轉為小幅短缺。
今年截止目前鋅市顯著過剩,中國及LME庫存都在增長。最新的ILZSG數據顯示,其一季度精鋅過剩18.7萬噸,或占一季度全球消費的7.7%。期間內總報告庫存增長了22.5萬噸,包括10.9萬噸因國儲收購而運往中國(4月進一步收儲5萬噸,令總量達15.9萬噸)。
中國鋅礦供應大幅下降,但冶煉產出變化不大,因此第一季度中國對國外精礦的進口需求顯著增加,精礦進口強勁(年比增長6.1萬噸至34.2萬噸),進口精礦加工費降至80-90美元/噸的低位。
在需求方面,第一季度精鋅年比下降了12.5%,歐洲下降24.3%,日本51%,美國6.5%,而中國表觀需求(產量加進口減出口)上漲6.4%提供了支撐,增長受到中國國儲收購造成的10.9萬噸精鋅的進口需求推動。實際上,第一季度中國精鋅進口總量達20.7萬噸,相比2008年同期為出口0.1萬噸。
四川宏達集團最近表示“近期鋅價的回彈并不代表中國實際消費的增長,因鍍鋅鋼板的需求仍很疲弱”。
Platts報道稱,湖南有色金屬公司計劃在2009年剩余時期出資12億人民幣從其冶煉廠購買鉛鋅金屬,以在短期內支撐價格。
其子公司株冶的一位官員稱“我們期望母公司的鉛鋅購買能夠穩(wěn)定國內價格,并在近期內使供需達到平衡,但長期看來,價格能否持穩(wěn)或繼續(xù)上漲將取決于中國國內消費的增長。”這種短期內的價格支撐難以持久,最終世界經濟將會恢復或價格將會下跌以縮減產量,清除過剩。看漲者認為中國能夠繼續(xù)吸收過剩,但庫存明顯上升支持了對立觀點--鋅價將受阻。
業(yè)內人士表示,推漲鋅價的因素還有銅價。伴隨SHFE庫存增長以及第一季度的大量進口,滬倫進口套利盈利空間正縮窄,銅價升水自4月中旬的280美元/噸下降至100-120美元/噸,國儲收購對價格敏感,LME銅庫存的流出在未來3個月會逐漸減少,或對價格形成一定下拉力。我們認為在12-18個月內,可能會為投資者提供一個銅和鋅的買入機會。
責任編輯:彭薇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m.jtclgs.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聲明: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chuàng)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fā)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系,簽署授權協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