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用鋰電池正在成為全球研發(fā)熱點
2010年07月02日 13:11
13126次瀏覽
來源:
騰訊汽車博客
分類: 稀土
作者: 鄭雪芹
專家建議雙管齊下 保護我國車用鋰電池產業(yè)
作為新一代經濟增長點,世界鋰電池市場“戰(zhàn)云密布”。有數(shù)據顯示,韓、中、日三國鋰電池產量在世界市場的占有率高達96%,三國間的競爭十分激烈。據全球市場咨詢和調查公司IIT預測,2017年的鋰離子電池市場規(guī)模將從2008年的95億美元擴大到175億美元。目前70%的鋰離子電池應用于手機和筆記本電腦,隨著混合動力車和電動汽車的普及,市場有望急速擴大。
日前,為保護本國的電池企業(yè),韓國政府頻出新政。據日本媒體報道,韓國原本計劃在2009年7月1日出臺一項對有關鋰電池產品制造和銷售的新規(guī)定,由于遭到日本電池廠商的反對,因此推遲到2009年12月底執(zhí)行。新規(guī)定要求,在韓國市場上制造或者銷售的該類產品必須獲得韓國政府指定機構出具的許可證書。
面對韓、日之間的博弈,中國鋰電池及汽車行業(yè)專家認為,中國也需要采取措施,在未來的鋰電池爭奪戰(zhàn)中贏得勝利。因為鋰電池領域的競爭直接牽動新能源汽車的未來競爭。那么,中國如何抵御國外的沖擊、在車用鋰電池的國際競爭中脫穎而出呢?
專家建議,一方面中國車用鋰電池行業(yè)必須強身健體,練好內功。
一、從產品本身入手。材料方面專家要研究材料,提高材料的性價比,電池設計專家要設計出合理的電池組,車用電池體積大,需要合理設計。此外,電機的設計、電動汽車的配套設施要加強和完善。
二、制定和完善車用鋰電池的相關生產、制造標準,有專門機構對車用電池開展檢測工作。
三、短期,國家可以通過支持現(xiàn)有的優(yōu)勢企業(yè),增強競爭力。長期,國家應該牽頭,讓核心企業(yè)、高校組建聯(lián)盟,做一些長期的戰(zhàn)略規(guī)劃以及技術路線的研究。
另一方面,我國政府必須對鋰資源嚴格控制。鋰正成為繼石油之后最重要的動力資源之一,現(xiàn)在美國、日本的一些公司到中國來,悄悄地開采鋰資源,然后運回本國加工成鋰電池或電池組的成品,賣給中國的整車廠。中國政府一定要制止這種行為,通過征收高額關稅,控制鋰資源的出口。
責任編輯:hq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m.jtclgs.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聲明: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chuàng)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fā)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lián)系,簽署授權協(xié)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