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賣產品到賣商標 株洲企業(yè)興起“虛擬生產”
2011年03月31日 14:28 5264次瀏覽 來源: 中國有色網 分類: 新材料前沿
自己沒有工廠,“耐克”卻將商標貼遍全球;僅靠轉讓商標使用權,“恒源祥”每年豪取數億元。當今商場,“虛擬生產”威力十足。令人欣喜的是,這種全新的生產方式,正在我市悄然興起。
“鉆石”商標使用權有償轉讓
郴州鉆石鎢制品有限公司繁忙的生產線上,一件件精美的硬質合金產品“新鮮出爐”。和以往不同的是,這些產品都打上了“鉆石”商標。
春節(jié)前,“郴州鎢公司”與株洲硬質合金集團簽訂了一份合同。根據合同,“株硬集團”的“鉆石”商標將有償提供給“郴州鎢公司”使用,使用期兩年。
1999年,“鉆石”商標成為全省第一件中國馳名商標。截至目前,這件商標經國家權威機構論證和估值,價值達9.96億元,名列全國五百強,已成為“株硬集團”最為權重的無形資產。
不參與實際生產,只有償提供商標,“虛擬生產”使得“株硬集團”在商標戰(zhàn)略上再次邁出關鍵一步,意義非同尋常。“一方面,商標的價值得以‘變現(xiàn)’;另一方面,這無疑將進一步擴大‘鉆石’產品的市場占有率,企業(yè)在市場競爭中更為主動。”“株硬集團”法律事務部主辦童建偉說。
據市工商局商標廣告科科長王偉珍介紹,類似的案例也出現(xiàn)在“唐人神”、“千金藥業(yè)”等企業(yè)。這些企業(yè)向少數加盟店收取商標使用費,也使得無形資產“有形化”。
5家企業(yè)為“韶峰”貼牌生產
在我市,“虛擬生產”還有另外一種模式。
“中國職業(yè)裝之鄉(xiāng)”醴陵市船灣鎮(zhèn),一家名為湖南省韶峰服飾有限公司的服裝企業(yè),自從去年10月其“韶峰”商標被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后,老板汪紹華便“財大氣粗”了起來。
馳名商標開路,近半年時間,“韶峰”先后斬獲新疆、甘肅、貴州、河南等地數個大單。“為滿足訂單需求,我們開始采取不同以往的生產方式。”汪紹華介紹。
目前,“韶峰”已與5家服裝企業(yè)簽訂合同。根據合同,這些企業(yè)為“韶峰”生產10多萬套服裝,服裝上將縫制“韶峰”商標。這種“虛擬生產”方式,還有一個較為通俗的名字——貼牌生產。
貼牌生產中,掌握商標的企業(yè),處于產業(yè)鏈上游;實際生產的企業(yè),則處于下游。下游企業(yè)往往只賺取少許加工費,上游企業(yè)則攫取了最大利潤,“韶峰”也沿著“耐克”、“恒源祥”的道路,在“虛擬生產”中長足發(fā)展,今年銷售額有望劇增40%。
在“貴派電器”、株洲纖維水泥制品廠等企業(yè),也能發(fā)現(xiàn)與“韶峰”同樣的生產方式。目前,廣東、浙江等地7家企業(yè)正在為“貴派電器”進行“貼牌生產”,中部地區(qū)的品牌“反向”輸入東部沿海地區(qū)。
【記者手記】
“你可以沒有資金,沒有工廠,沒有產品,甚至可以沒有人,但你不能沒有品牌。有品牌就有市場,當然也會有其它。”
這是在商界廣泛流傳的一句話,也是“虛擬生產”的精髓所在。
當今市場上,消費者將越來越多的收入用于滿足精神、文化的需求。品牌需求就是精神需要的一種,品牌經營將具有無限的市場潛力。
商標即為品牌,從“鉆石”到“韶峰”,企業(yè)高舉馳名商標大旗,追求品牌價值的最大化,將別的企業(yè)甚至是競爭對手“打造”成自己的“生產車間”,實現(xiàn)了“虛擬生產”,獲得了更大發(fā)展,從而成為株洲本土實施商標戰(zhàn)略的典范,開創(chuàng)本土企業(yè)商標經營的新模式。
歷經數十載積累,我市已有7000余件注冊商標,其中湖南省著名商標127件、中國馳名商標15件,在全省位居第二。去年6月,我市又被確定為首批國家商標戰(zhàn)略實施示范城市之一。
正如王偉珍所言,隨著越來越多的本土企業(yè)跨越“賣產品”的傳統(tǒng),躍入“賣商標”的新境界,必將引領株洲從“制造”向“創(chuàng)造”轉變。
責任編輯:lee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m.jtclgs.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聲明: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chuàng)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fā)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lián)系,簽署授權協(xié)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