鋰電池之爭 國內首例儲能電池招標再啟
2011年04月26日 9:27 16414次瀏覽 來源: 21世紀經濟報道 分類: 稀土
調頻市場率先啟動
電網對功率有要求,所以風場就有了埋單動力
目前,我國并沒有儲能的專門規(guī)劃,甚至沒有歸口管理部門。而制約行業(yè)發(fā)展主要的原因,還在于沒有明確的埋單機制。
“未來可再生能源要大發(fā)展,肯定要重視儲能的運用。”龍源電力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執(zhí)行董事、總經理謝長軍表示。
但是,作為發(fā)電企業(yè)而言,龍源電力顯然沒有為儲能設備付費的動力。“儲能未來肯定是個政策問題,需要國家的支持,因為提供儲能參與風電調節(jié)會降低發(fā)電企業(yè)的經濟性。”謝透露。
他表示,目前來看,電網體制改革對電網的要求,還是希望他們能夠承擔起電網調峰的責任,整個調峰的平衡問題應由電網來解決,“電網目前也認這個賬,要不然他們今后電網的發(fā)展就越來越小了。”
多名儲能企業(yè)人士也表示希望由電網公司埋單。對此,林朔表示了不同的看法,“我覺得要看具體的應用,在不同的應用場景,會使不同的利益方獲利。”
她以新能源接入為例,新能源的接入有波動性和間歇性,儲能加入后,能提升輸出的穩(wěn)定性,這是電網在受益。但是,如果可再生能源經過調解后可以穩(wěn)定輸出,電網更多的接入可再生能源,對于發(fā)電企業(yè)也在受益。“往大了說,大量使用可再生能源可以減少碳排放,所以每個人都是受益方。”
“能量型電池的話,可能確實沒有人愿意去埋單。”深圳飛能能源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肖耀軍認為,風電場沒風不要緊,只要發(fā)電企業(yè)提前15分鐘告訴電網就行,電網可以把風電切除,用火電調度。
“但15分鐘以內的波動,電網沒法調度。為保證風電并網時候的功率平滑輸出,就要配備功率型電池儲能。”肖耀軍補充,“電網對功率有要求,所以風場就有了埋單的動力。”
據了解,功率型儲能電池主要用于調頻,其特點是能夠在短時間內,滿足大功率充放電要求。各種電池技術中,以飛輪儲能和超級電容的效果最好,前者理論上沒有壽命限制,后者單體循環(huán)壽命為100萬次。
“風電一般每年運行2000-3000小時,要保證功率平滑輸出,大概每10秒就要充、放電一次,那么儲能電池1年的充放電次數(shù)就是100萬次。高度頻繁的充放電情況目前只有飛輪能夠承受。”肖耀軍表示。
責任編輯:彭彭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m.jtclgs.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聲明: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chuàng)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fā)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lián)系,簽署授權協(xié)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