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屬庫存爆滿,世界經濟放緩還是崩盤?
2012年05月23日 10:0 1847次瀏覽 來源: 路透 分類: 有色市場
* 中國工業(yè)金屬庫存過剩情況較幾年前更為嚴重
* 歐美以及中國經濟放緩沖擊需求
* 金屬價格跌至多月低位,需求前景疲弱
* 盡管形勢不佳,但分析師強調目前情況為放緩而非崩盤
中國的金屬倉庫已經被塞得滿滿,工人們開始在糧食儲藏區(qū)堆放鐵礦石,把銅存放在停車場上。這時候,你就知道,全球經濟可能出問題了。
青島港是國內最大的鐵礦石進口港之一,那里的鐵礦石堆成數以百計的小山,每一座都有三層樓那麼高,并漸漸堆放到有"谷物儲倉"標識的地方,甚至堆到了街上。
再往南看,上海海關保稅倉庫正在用停車場存放越積越多的銅庫存--這是一個不同尋常的跡象,預示全球金屬價格前景不妙,人們不禁懷疑,在全球其它地區(qū)步履沉重之際,中國能否維持自身的經濟增速。
一直以來,大宗商品市場已經對中國第一季庫存膨脹見怪不怪,因為那時候恰逢農歷新年假期,工廠生產放慢,而後隨著工業(yè)活動的加快,庫存會在第二季逐步下降。
然而,今年的情況迥乎不同。
上海保稅倉庫的銅庫存在國內居于首位,目前水準為過去四年平均值30萬噸的兩倍,鐵礦石庫存也比7,400萬噸的平均水平高出約三分之一。
中國是全球最大的工業(yè)金屬進口國,進口的金屬在加工後部分供應國內需求,部分用於出口。
歐元區(qū)幾個成員國陷入經濟衰退,人們十分擔心又會有幾個國家喪失償債能力。美國情況也不妙,經濟復蘇似乎有些力不從心。
而今只有中國經濟還在成長,但步伐已經大為放緩。經濟學家仍然認為經濟放緩會很快結束,但如何結束卻很難說,因為全球其它地區(qū)似乎正在走向低迷。
"新訂單較上年同期放慢得非常厲害。"一家大型銅管生產廠的經理說。他拒絕具名,因其無權對媒體發(fā)表意見。
"由於需求疲弱,我們相應降低了生產,關閉了一條生產線,并減少了班次。"
放緩讓一些中小型制造企業(yè)和交易商受到嚴重沖擊,這些企業(yè)占中國金屬行業(yè)的絕大部分。過去一年中當地媒體報導稱,一些鋼材貿易商自殺,一些情況不佳的工廠主外出躲債。
本周,全球最大礦產企業(yè)必和必拓宣布,推遲一項規(guī)模達800億美元的支出計劃。該計劃以中國為中心,準備在未來五年擴大其鐵礦石,煤炭,能源和基本金屬部門。
但該公司董事長納塞爾(Jacques Nasser)談到,預計大宗商品價格將繼續(xù)降溫,投資者對全球經濟已失去信心。這是他迄今發(fā)表的最為謹慎的言辭。
**錯誤解讀市場**
中國年內迄今精煉銅進口激增逾70%達到110萬噸,中國制造業(yè)者的需求預計最多上升7%.同期鐵礦石進口增加6%,而交易商估計國內需求增幅要低得多.
銅用於建筑和電器,鐵礦石是鋼鐵生產的原材料.
就銅而言,中國的交易商似乎誤判了基本面形勢,在去年11月大量進行采購,預計春節(jié)過後需求會反彈.
然而,買家根本沒有大量出現,目前中國有多達140萬噸的銅,為2009年以來最多.根據上海期貨交易所的數據,在過去一個月里,銅庫存下降3.5%,降幅只有去年同期的一半.
"銅庫存的周轉時間過去僅為一到兩個月,但現在平均為六個月或更長,"上海洋山港保稅倉庫一位經理表示.
"庫存下降的速度非常非常慢."
庫存過剩促使一些企業(yè)將銅拿到倫敦金屬交易所(LME)去出售,此舉進一步打壓LME指標合約的價格.
以前還有投資者把銅作為擔保品借入人民幣,用於押注人民幣升值或投資房地產,而現在銅作為融資工具的吸引力也失去了.
倫敦金屬交易所(LME)三個月期銅在過去兩周內下跌9%,觸及四個月低點每噸7,625美元.許多交易商估計,測試7,500美元或更低水準只是時間問題,這可能引發(fā)恐慌性拋售.
鐵礦石的情況也好不到哪里去.根據美銀美林的數據,鋼鐵企業(yè)今年消化庫存的平均速度為10%,而過去五年平均為20%.本季度迄今鐵礦石價格下跌了8.3%.
鋼鐵期貨今年也已下跌逾5%,盡管需求疲弱,但鋼企生產仍然創(chuàng)紀錄高點.
冶煉行業(yè)消息人士和貿易商稱,一些中國鋼材廠推後包括淡水河谷(VALE5.SA: 行情)在內的礦商鐵礦石交貨,因為鋼材市場放慢打擊對鐵礦石的需求,且鋼材廠商預期價格回進一步下跌.
**是放緩而非崩盤**
雖然4月份公布的一系列中國經濟數據令人失望,全球經濟愈顯黯淡,但迄今沒有什麼跡象顯示中國當局會讓這種放緩演變成經濟的硬著陸,亦不會允許2008年的暴跌重演.
4月規(guī)模以上工業(yè)增加值上升9.3%,低於12%的預期且為三年來最弱;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亦令人失望,僅增長14.1%,遜於15.2%的預期.
貿易數據和大宗商品進口也趨於疲弱.
不過,四年前雷曼兄弟倒閉引發(fā)的全球金融危機波及整體經濟:工廠突然關門,數以百萬計的工人被裁,港口陷於停頓.只有到政府推出6,000億美元刺激計劃後,情況才出現好轉.
而這一次,訂單仍然源源而來,一些行業(yè)出現勞動力短缺,城市薪資通脹仍然是雇主們頭疼的事情.
近來匯豐和官方采購經理人指數(PMI)均出現改善,表明對於中國整體制造業(yè)來說,最黑暗的時期可能已經過去.
然而,青島港口停滯不動的貨車,告訴你的也許是另外一回事.
責任編輯:四筆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m.jtclgs.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聲明: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chuàng)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fā)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系,簽署授權協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