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經濟現(xiàn)五大看點
2013年01月31日 9:50 11363次瀏覽 來源: 《金融時報》 分類: 重點新聞 作者: 屈宏斌
2013年復蘇將持續(xù)
筆者認為以下因素決定了目前的經濟增速復蘇將在未來的幾個季度得以持續(xù):
第一,基礎設施。政策寬松已開始見效,基礎設施投資回升,其效果將在2013年得以延續(xù)。自去年夏以來,基礎設施投資增速加快,幾乎完全抵消了疲軟的制造業(yè)和房地產投資的負面影響,并推動了總投資增速的溫和回升。目前的基礎設施投資增速(同比25%以上)已超過21%的固定資產投資總額同比增速,并可能在未來的幾個季度進一步加快。
大型基礎設施項目的建設周期長達數(shù)年。國家發(fā)改委已經集中批復了總投資額達一萬多億人民幣的新項目。這些項目的平均期限超過五年,并可能在未來的幾個季度全速推進。這需要財政預算(通常占資金來源的25–30%)以及其他融資渠道的持續(xù)資金支持。
其中,項目融資仍是一大挑戰(zhàn),但可能有這樣幾種選擇。首先是財政支出。盡管財政收入增速放緩,但財政支出在去年前11個月已同比增長18%。交通運輸支出(基礎設施的一大支柱)同期增長11%。考慮全部新開工的基礎設施投資項目,預計需要2013年財政支出增長在16%以上,而這對于財政狀況仍然健康的我國政府而言應不成問題。
其次則是債券發(fā)行:債券發(fā)行加快并成為基礎設施項目日益重要的融資渠道。債券發(fā)行量占社會融資總量的比重從2011年末的10.7%攀升至2012年12月末的14.3%。這一趨勢可能在未來幾個季度得以持續(xù)。
此外,在政府換屆完成后,地方政府正加緊努力完成十二五規(guī)劃項目;部分地方政府還提出了新項目計劃方案。歷史經驗顯示,投資增速在五年計劃的第二和第三年會有所加快,這表明在未來的幾個季度投資增速將面臨更多的上行風險。
房地產市場:政策、銷售和消費需求
第二,房地產市場。在經歷了價格和成交量下降的溫和調整之后,自8月以來房地產市場開始企穩(wěn)。8月房地產投資增速走出谷底,新開工面積環(huán)比數(shù)據(jù)開始上升。
未來房地產市場需要密切關注的三點包括:政策、銷售和消費需求。政策而言,調控政策不太可能很快放松。值得關注的是,新一屆領導層可能會在涉及控制房價方面表現(xiàn)更為強硬。新任總理李克強認為城市化是支持中國經濟快速增長的強大動力,并認為高房價將阻礙這一進程。盡管如此,除非房地產價格顯著回升,否則不太可能出臺更加嚴厲的房地產緊縮措施。政府希望有一個健康的房地產市場的同時也要避免房產暴跌。即使2012年早些時候的溫和調整也成為經濟增長的一大拖累。在上海和重慶試點的房產稅將擴大至其他城市,但這不太可能導致房地產市場的大幅調整。首先,它可能在全國不同地區(qū)進行調整以適應當?shù)厍闆r,這會產生不同地方的不同版本。例如,在上海的措施就不同于重慶。在上海,本地居民購買第二套住房和非本地居民購買第一套住房適用0.6%的稅率。在重慶,對別墅、豪華公寓以及未在當?shù)鼐蜆I(yè)或經營公司的非永久居民擁有的第二套房每年適用稅率為0.5–1.2%。這一稅收對高檔住房和購買第二套房的影響可能更大,從而有助于遏制房價和投機。
銷售而言,影響需求的因素主要有兩個:真正的終端用戶需求和資金的可獲得性。受人口和城市化進程的支撐,終端用戶需求始終存在,例如,適婚年齡段(20-35)人口將基本穩(wěn)定在全國人口總量的23%左右直至2015年;每年依然有超千萬的人口從農村遷到城市。而資金的可獲得性也不是問題。盡管40多個大中城市還在實施二套房限購,但房價下跌拉動房地產成交量自二季度以來強勁反彈。此外,寬松的貨幣政策(包括兩次降息和M2增速的加快)可能在未來幾個月繼續(xù)支撐房產銷售。
隨著房地產市場回暖和居民收入的增長,居民消費需求可能得到提升。首先,房地產市場的回暖正推動住房相關耐用品的消費需求。如數(shù)據(jù)所示,家用電器、裝飾材料以及家具的零售緊跟房地產銷售量。隨著第二季度房地產銷售量開始回升,相關零售同樣強勁。
其次,家庭收入增速保持穩(wěn)定。前三季度農村家庭收入實際同比增長12.3%,而城鎮(zhèn)家庭收入同比增長9.8%。盡管勞動力市場疲軟,但并未出現(xiàn)如2008-09年的大裁員。相反,總工資收入強勁增長,同比增速超過20%,接近十年來的最高水平。這將有助于零售的穩(wěn)定增長,零售在2012年第三季度末開始改善。
與此同時,外部挑戰(zhàn)依然存在。外部需求仍然疲軟。美國財政懸崖雖然得以避免但財政緊縮仍將在2013年持續(xù),增稅和政府支出的削減將持續(xù)到2014年。增稅無疑將抑制消費和企業(yè)投資支出,拖累GDP增速下滑,并遠低于潛在增長水平。更令人擔憂的是,歐洲的經濟增長仍然疲軟,其結構性問題在短時間內幾乎不可能得到解決,2013年經濟增速可能最好的情況是零增長。所有這些意味著中國出口商將不得不面臨一個更長的外部需求疲軟周期。
即便如此,中國的出口商仍在獲得更大的市場份額。據(jù)世貿組織的預測,2012年世界貿易將增長2.5%,2013年將增長4.5%,這與2011年5%的增速相比有所放緩。日前公布貿易數(shù)字,顯示2012年我國貿易增長6.2%,筆者預計2013將增長9%,輕松超出世界的平均水平。盡管發(fā)達經濟體增長放緩,但中國與經濟相對較強的新興市場國家之間的貿易聯(lián)系仍在不斷增強。
責任編輯:安子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m.jtclgs.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聲明: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chuàng)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fā)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lián)系,簽署授權協(xié)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jù)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