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有色金屬等企業(yè)納入碳交易系統(tǒng)
2013年08月28日 10:27 8406次瀏覽 來源: 21世紀經濟報道 分類: 重點新聞
交易年底有望啟動
目前,根據湖北省碳排放交易試點方案,試點期間僅控制二氧化碳排放,153家被納入試點碳排放交易的企業(yè)的排放占湖北省碳排放35%、占湖北省工業(yè)企業(yè)碳排放的52%。
湖北省發(fā)改委應對氣候變化處處長田啟此前介紹,目前全國7個試點省市公布的方案中,湖北碳交易門檻是6萬噸標煤,北京、深圳是1萬噸二氧化碳,約合不到5000噸標煤,上海、廣東、重慶是2萬噸二氧化碳,約合不到1萬噸標煤。
齊紹洲表示,這個門檻是符合湖北省實際的,湖北是唯一的中西部試點省份,產業(yè)結構、能源結構偏重,湖北探索出經濟增長與節(jié)能減排協調發(fā)展的道路,對于廣大中西部地區(qū)更有示范意義。
不過,6萬噸的門檻并不會一成不變。目前湖北省要求年能耗8千噸標煤以上企業(yè)強制性提交碳排放報告,分批次逐步納入碳交易。
另外,記者還了解到,湖北省已經完成了對上述企業(yè)的碳盤查,已掌握相關企業(yè)的碳排放情況。
“盤查工作已經告一段落,官方統(tǒng)計過一遍,核查人員也去企業(yè)進行了二次核查,以確保數據的相對準確性”,齊紹洲表示,“年底我們也將會啟動交易”。
但是齊紹洲以及其他知情人士都拒絕在現階段透露任何有關配額分配的細節(jié),均表示“配額方面現在正在確認,具體公布時間尚不能透露”。
此外,湖北還在加強企業(yè)對碳交易的認識。
“今年的3月份和7月,我們對企業(yè)做了兩次培訓,參與者主要是節(jié)能減排部門的領導”,齊紹洲表示,“他們的積極度都非常地高。”
不過,齊紹洲仍有一個顧慮:“企業(yè)能否有效參與進來,還是取決于一個企業(yè)主要領導對此的認識和態(tài)度,不過現階段這方面還差了一點。”
省外聯動機制尚無進展
當然,湖北省除了考慮本省碳市場的建設,還希望“試水”碳市場的區(qū)域間連接。
事實上,2012年9月湖北與廣東分別啟動碳排放交易試點工作后,它們便有意探索碳排放交易權的省級聯動。
按齊紹洲的說法,此舉“以便為形成區(qū)域性市場最終連接為全國性市場積累經驗”。
不過,至今仍然沒有任何實質性的舉動。
齊紹洲表示,“連接還處于研究階段。目前湖北省留了一個政策接口,允許區(qū)域間的碳市場可以連接。”
陳毅軍也對記者表示,之前是有此設想。不過現在廣東省自己的碳市場工作還在進行當中,“因此等到廣東碳市場做起來后,再進行下一步”。
此前,國家發(fā)改委設定的時間表是,2013年年底將在試點省市啟動碳交易市場,2015年以后建成全國性市場。
針對廣東與湖北碳市場的連接,齊紹洲表示“兩地的經濟結構、發(fā)展階段、碳交易中的標準、設定的門檻以及分配配額的方法都所有差異”。
[1] [2]
責任編輯:彭彭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m.jtclgs.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聲明: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chuàng)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fā)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系,簽署授權協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