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斗中彰顯黨員價值
——記水口山公司2014年度模范共產黨員譚曦
2015年09月09日 9:6 5668次瀏覽 來源: 中國有色網 分類: 鉛鋅資訊 作者: 張世明
譚曦,46歲,水口山有色金屬集團有限公司八廠硫酸車間主任、黨支部書記。
23年前,農家子弟譚曦只身來到水口山,在生產一線上一干就是23個春秋。23年來,他以敢于擔當的情懷,淡泊名利的心境,在生產基層忘我付出,將自己所學的知識轉化成助推企業(yè)發(fā)展的燃料和動力,用23載青春韶華點亮人生坐標。
“譚主任做人做事踏實肯干,敢擔當,只要他在,我們很放心。”采訪中,其同事如是坦言。作為科室領頭羊,多年來譚曦勇挑重擔,立足科研技改不懈怠。2010年下半年,經公司研究決定著手對制約八廠按效生產能力的生產瓶頸進行系列攻關,并要求在2011年大修前完成底吹爐氧槍零角度調整、鑄渣機整改、實施鼓風爐產能提升等重點攻關項目的工業(yè)設計。接到任務后,譚曦等一幫科技人員,調閱資料、現場核對、研討設備與工藝的匹配、反復更改或調整設計方案,加班加點設計圖紙。付出終有回報,2011年底,八廠系列技改取得了成功,底吹爐氧槍角度0度角調整后沉鉛率大大提高,氧槍壽命延長了10天左右,沉鉛條件由入爐鉛品位52度降至43度左右,底吹爐的原料適應性進一步增強,底吹爐鑄渣機徹底解決了運行不穩(wěn)定的問題,有效提高了作業(yè)率。
近幾年來,譚曦還相繼參與了硫酸系統3+2技改、底吹爐精確配料工程、鼓風爐高鉛渣制磚等二十多個重點整改項目,為進一步提升廠內按效生產能力,改善生產環(huán)保狀況,節(jié)約生產成本做出了突出貢獻,實現了他將個人學識轉化成企業(yè)科技動力的追求和目標。技改相繼成功了,有人建議譚曦找領導爭取點專項獎勵,他笑了笑說:“如果每做出一點成績都要向上級邀功請賞,那就對不住企業(yè)的培養(yǎng),背棄了對組織的承諾。”譚曦如是說,亦如是做。作為八廠硫酸車間主任,他總是把難題留給自己。2013年11月,公司啟動了八廠液態(tài)渣還原項目,該項目是公司鉛系統工藝裝備升級改造工程,事關公司鉛系統今后的可持續(xù)發(fā)展,意義非凡。譚曦作為該項目辦主任,在工程建設過程中,又一次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攻克了項目建設中的許多難題。該項目建成后,硫酸系統實現了底吹爐擴產后的平穩(wěn)運行和增產,年增產硫酸3萬噸以上。
2014年9月,液態(tài)渣側吹爐組織試生產,暴露出了原廠家提供的銅水套風嘴技術質量不過關、壽命短、易燒損漏水的問題。在數次與廠家溝通未果的情況下,副廠長雷玉彪和譚曦自起爐灶重新設計風嘴,通過努力設計出結構簡單、可靠性好、成本較原產品低50%的專利風嘴,投入運行后至今尚好。成績的取得,得益于公司的精心籌劃,更是譚曦等一批核心技術人員忘我拼搏、不計得失的結果。據了解,液態(tài)渣還原項目建設期間,他幾乎放棄了雙休和節(jié)假日,加班超過1000個小時,用自已的實際行動詮釋了一名基層黨員干部的忠誠和擔當。
責任編輯:付宇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m.jtclgs.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聲明: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chuàng)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fā)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系,簽署授權協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