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瑞捷豹路虎全鋁車身車間竣工(組圖)
2016年04月11日 10:46 7962次瀏覽 來源: 中國有色網 分類: 鋁應用
全鋁車身,這一制造技術在八十年代末就有車企開啟了研究之旅,而在今天,奇瑞·捷豹路虎專制全鋁車身車間在奇瑞捷豹路虎汽車有限公司常熟工廠竣工,全鋁車身車間占地面積48,384平方米,這一舉動也標志著奇瑞捷豹路虎在全鋁制造的旅途中又大大的向前邁進一步。
奇瑞捷豹路虎全鋁車身車間竣工
全鋁車身,這一制造技術在八十年代末就有車企開啟了研究之旅,而在今天,奇瑞·捷豹路虎專制全鋁車身車間在奇瑞捷豹路虎汽車有限公司常熟工廠竣工,全鋁車身車間占地面積48,384平方米,這一舉動也標志著奇瑞捷豹路虎在全鋁制造的旅途中又大大的向前邁進一步。
車間擁有國內最多自沖鉚接機器人
造車這件事說起來簡單,做起來要復雜得多。數(shù)據(jù)顯示,奇瑞·捷豹路虎全鋁車身車間擁有國內最多的自沖鉚接機器人,數(shù)量高達232套。每小時能出產12輛完整的車身,車身在造車這件事上尤為重要,對于那些采用承載式車身的轎車和suv,操控的穩(wěn)定性,乘坐的舒適度,行車的安全性等都要依靠車身的強度來支撐,在提高車身強度的同時,還要減輕車身架構的重量,這本身就是件看似復雜的對立性問題。
自沖鉚接是一種冷連接技術,也是目前最環(huán)保的車身工藝之一,使用壓力高達60-80KN,相當于一頭成年非洲象的重力。而此次奇瑞捷豹路虎即將推出的捷豹XF長軸距版車身上共有2754個鉚點。鉚接+膠粘技術的結合,以及高品質的鋁合金板材,將為車身提供更好的強度、扭轉剛度、抗腐蝕性等特性優(yōu)勢。而采訪中,奇瑞捷豹路虎的捷豹車身結構高級經理Simon Black說道,所有的供應商提供的材料,都會在六個月內完成使用,要百分百確保材料的“新鮮”。
技術應用在航空設備上安全不擔心
對于鉚接+膠粘技術的結合,也會有人對它的安全性存在疑慮。據(jù)相關數(shù)據(jù)顯示,在設計初級階段,奇瑞捷豹路虎反復對零件和材料進行碰撞試驗,其中針對車型平臺進行了70輛整車碰撞試驗。采用的自沖鉚接技術擁有更高的抗疲勞強度和靜態(tài)緊固力,能夠大幅增加車身強度,在車輛遭受外來撞擊時,使用鉚接技術連接的車身能承受更長時間和更劇烈的碰撞。
而且全新捷豹XF長軸距版使用的車身結構黏合劑長達98米,大大增加了車身的結構強度。下車體連接采用的是現(xiàn)代化立體式框架結構-整合底盤,采用這種工藝鉚接完成的車身抗扭強度更強,不會輕易被扭曲。對此,Simon Black幽默地說:“這項技術同時也應用在航空設備上,你坐的飛機使用這項技術,你會擔心他的安全性么?”
捷豹XF長軸距即將亮相全鋁車身為亮點
1995年德國奧迪公司首先開始批量生產鋁制車身,把車身用鋁的研究推向了高潮,鋁合金在整車使用材料中的比例逐年提高。鋁的優(yōu)勢在于輕巧、堅固、可回收,這些優(yōu)勢對于汽車設計至關重要,而此次捷豹新款XF長軸距版的鋁合金應用比率達75%,采用不同系列、不同特點的高強度鋁合金材料,實現(xiàn)近50:50的車身前后比重設計。
同時也采用了捷豹路虎與全球頂級鋁材供應商諾貝麗斯共同擁有的PT3(第三代預處理)專利技術。其中獨家采用的RC5754高強度鋁合金,由諾貝麗斯為捷豹路虎定制。
捷豹XF長軸距版也是奇瑞捷豹路虎專為中國消費者打造的一款車型,相較第一代捷豹XF,全新捷豹XF長軸距版的剛度增加了28%。在加強車身長度的同時也讓車身重量相對輕量。而對于采訪中有媒體提出為什么車門不采用全鋁技術這個問題時,Simon Black也提到此后奇瑞捷豹路虎也會不斷的探索研究更高的全鋁技術。
隨著奇瑞捷豹路虎常熟工廠全鋁車身車間竣工投產和捷豹XF長軸距版即將迎來的北京車展亮相,也標志著汽車制造也在全鋁技術上的一大進步,奇瑞捷豹路虎也開啟了企業(yè)發(fā)展的新篇章。奇瑞捷豹路虎常務副總裁陳雪峰先生表示:“奇瑞捷豹路虎的可持續(xù)發(fā)展愿景是,既要滿足消費者需求,也要迎接工業(yè)碳排放的挑戰(zhàn)。未來還將有更多節(jié)能、環(huán)保的產品在奇瑞捷豹路虎常熟工廠投產。” 文/趙一棠( 北京青年報)
責任編輯:王慧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m.jtclgs.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聲明: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chuàng)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fā)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lián)系,簽署授權協(xié)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jù)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