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片网站免费在线观看,www一级毛片,四虎影视精品永久免费,久草在线免费福利资源站,四虎免费看黄,色视频在线观看免费,四虎国产精品高清在线观看

中國鎳礦供應存在11.5萬金屬噸缺口

2019年09月05日 10:8 6059次瀏覽 來源:   分類: 期貨   作者:

印尼禁礦令消息落地,印尼能源和礦產資源部表示,從2019年12月底開始,含量低于1.7%的鎳礦石不再允許出口。確認了禁礦令提前的傳聞。受此影響,倫鎳、滬鎳價格直線大漲。預計2020年我國鎳市場仍存在供應缺口。

中國鎳礦供應存在11.5萬金屬噸缺口

我國紅土鎳礦進口90%以上來自于印尼和菲律賓,還有小部分來自新喀里多尼亞和危地馬拉。

2014年印尼曾經出臺過禁礦令,但在2017年又宣布有條件地允許鎳礦出口。所以,本次禁礦令的出臺意味著從2020年開始印尼將不再出口任何品位的鎳礦。2017年以后我國自印尼進口的鎳礦品位主要在1.5%左右。有關數(shù)據顯示,2018年全年中國共進口印尼鎳礦1500.5萬噸。保守估算,2020年鎳供應減少約22.51萬金屬噸,若按照年5%的進口增長速度計算,2020年鎳供應減少約24.81萬金屬噸。

那么,減少的這一部分鎳礦供應是否能被包括菲律賓在內的其他國家補充呢?

2014年印尼發(fā)布禁礦令后,菲律賓迅速取代印尼成為我國紅土鎳礦的第一進口國。但是菲律賓的鎳礦供應存在兩個問題:一是季節(jié)性明顯。菲律賓氣候分為雨季和旱季,鎳礦主產區(qū)Surigao地區(qū)(占菲律賓鎳礦出口50%—60%)和Zambales、Palawan地區(qū)雨季時間相反,所以Surigao地區(qū)主要發(fā)貨時間集中在每年4—10月。二是鎳礦品位下降。菲律賓政府官員稱,菲律賓高品位鎳礦石出口商-SR?Languyan(SR?Languyan?Mining?Corp)將很快關閉其鎳礦運營,因公司旗下位于菲律賓最南端Tawi-Tawi省的鎳礦資源接近枯竭。即使沒有以上情況存在,在最樂觀的預計下,假設菲律賓鎳礦進口能像2014年印尼禁礦時一樣大幅增長,以菲律賓鎳礦平均品位1.35%計算,預計菲律賓能供應約49.19萬金屬噸,比2018年增加約9萬金屬噸。

除了印尼和菲律賓外,據SMM了解,能夠期待有進口增量的或許在新喀里多尼亞。按照新喀里多尼亞400萬濕噸、危地馬拉50萬濕噸的新增進口額計算,能帶來約2.54萬鎳金屬噸供應。

綜合計算,從鎳礦端來看,按照最樂觀的估算,印尼禁礦令將使得我國進口減少約23萬金屬噸,而菲律賓預計能提供約9萬金屬噸的供應增量,新喀里多尼亞和危地馬拉能提供2.5萬金屬噸的供應增量。所以,鎳礦端仍然存在11.5萬金屬噸的供應缺口。

印尼鎳鐵產量補足中國不銹鋼需求難度大

鎳元素的供給不僅來自于鎳礦,還來自于一級鎳、鎳鐵、鎳鹽以及其他鎳中間品的進口,其中最大的來源是鎳鐵端。目前,從鎳鐵產能看,處于中國逐漸下降印尼不斷上升兩者不斷接近的階段。市場預計2019年中國NPI產量58萬鎳金屬噸,印尼NPI產量36萬鎳金屬噸。由于自印尼進口的紅土鎳礦將出現(xiàn)缺口,從而導致2020年國內NPI產量可能出現(xiàn)超預期下降,印尼NPI產量將作為國內鎳鐵缺口的補充。那么,中國和印尼的鎳鐵產量是否能維持國內不銹鋼生產呢?

據SMM初步預計,2019年中國200系不銹鋼產量1041萬噸,300系不銹鋼產量1367萬噸。預計2020年印尼300系不銹鋼產量330萬噸。如果2020年中國不銹鋼產量保持不變,那么中國、印尼生產不銹鋼所需要的鎳鐵量約為107.41萬鎳金屬噸;如果中國不銹鋼產量出現(xiàn)5%的增長,那么中國、印尼生產不銹鋼所需要的鎳鐵量約為111.59萬鎳金屬噸。

按照前文的計算,如果從菲律賓和新喀里多尼亞進口的鎳礦全部用于生產鎳鐵,在極限的情況下,中國2020年大約能生產51萬金屬噸的鎳鐵。那么,2020年中國需從印尼進口56萬—61萬金屬噸鎳鐵作為補充,才能滿足國內不銹鋼生產的需求。也就是說,印尼鎳鐵產量年增長率需要在50%以上,而想要實現(xiàn)這個目標,筆者認為短期內難度頗大。

責任編輯:李錚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m.jtclgs.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聲明: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chuàng)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fā)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lián)系,簽署授權協(xié)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