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業(yè)報國 看紫金礦業(yè)建千億國際化礦企
——紫金礦業(yè)集團改革與發(fā)展系列報道后記
2014年04月30日 9:34 10498次瀏覽 來源: 中國礦業(yè)報 分類: 貴金屬
辯證法則
“世界的一切都在變,唯一不變的是變本身。”
當下,技術日新月異、文化多元發(fā)展、知識爆炸性增長,不確定性充斥著整個時代。日益激烈的競爭環(huán)境,對企業(yè)自身和企業(yè)人員的基本素質都提出了更加嚴峻的挑戰(zhàn)。面對紛繁復雜的獨立性、選擇性、多變性和差異性,在同等條件下,為何有的企業(yè)曇花一現,有的企業(yè)卻能長盛不衰?
顯然,紫金礦業(yè)屬于后者。以陳景河為掌門人的紫金管理團隊是一群對企業(yè)管理哲學有著獨到理解的“家伙”。在紫金的管理體系中處處可以看到一種對立統一的辯證關系。這種辯證關系最直觀化的體現在“最合適”三個字上。
陳景河說,最合適的管理就是最好的管理。用記者的親身感受來說,紫金追求的不是“最好”,而是“最合適”。紫金似乎總是在合適的位置上有合適的人,在合適的時機做著合適的事情。
紫金管理理念的高明之處便在于此:永遠會隨著內外部環(huán)境的變化而發(fā)展,根據現實情況不斷確立目標、修正目標,尋找普遍原理與客觀實踐的最佳結合點。而這樣的一種尋找“最合適”的過程,恰恰就是紫金的管理辯證法最真實的體現。
在別人看來并不“美好”的事物,但也許它適合紫金,在紫金這里可能就是難得的機遇。這一點,紫金在項目選擇、投資區(qū)域、人才戰(zhàn)略等方面的諸多事實已經向所有人證實:紫金所作的每一個決定必然都是在當時情況下的最佳選擇,絕不會人云亦云、跟風而動。
譬如在項目選擇上,紫金永遠會選擇適合自己的項目,任憑市場風云變幻,都要秉承自己的原則,決不會在市場火暴時盲目高價收購,也不會在市場低迷時裹足不前。
譬如在技術上,“科技創(chuàng)造紫金”的最深刻內涵也落在了“最合適”這三個字上。紫金自己的科研團隊不是生搬硬套,而是自己去創(chuàng)造適合的技術,或者將現有的技術改造成適合紫金的技術。再尖端的技術,不適合紫金就不用;再土的“不入流”技術,適合紫金就是好技術,就會得到獎勵。
擁有技術的紫金,把一個個低品位、難選冶的礦山變成了適合紫金的資源。紫金山金銅礦,這個曾經被國內外專家判為“不可利用”的只有5噸黃金儲量的“小礦”,誰能想到它會成為儲量超過300噸的全國最大金礦?這當然得益于紫金獨創(chuàng)的最適合于紫金山金礦的堆浸技術。
譬如在用人上,紫金不斷地尋找、挖掘各類人才,并努力把他們放在“最合適”的位置上來使用。而且,紫金還對有前途的人才進行全方位的鍛煉,讓他們成為全才。這是紫金對于人才“最合適”的一種傾力打造。
……
實際上,紫金的“最合適”理念也是一種“共振”模式。采用最合適的管理模式,使用最合適的人,打造最合適的技術,開發(fā)最合適的項目……這一個個最合適疊在一起,就會形成巨大的動能。
在陳景河眼中,是否合適永遠是相對的。所以,這種“最合適”還體現在其對于過去的否定過程中。過去合適的,現在不一定合適;現在合適的,將來不一定合適。“最合適”永遠產生于時空、環(huán)境的不斷變化之中。
用陳景河的話來說,成功者最容易犯的錯誤就是活在過去的成績中,不敢否定自己已經取得的所謂成功經驗。紫金不斷地否定過去,就是不斷地把過去的“合適”否定為現在的“不合適”,從而又產生新的“最合適”。這就是紫金發(fā)展的“否定之否定”。
辯證的哲學十分注重辯證的統一。紫金的管理者以發(fā)展的眼光規(guī)劃,帶領著紫金一直踐行著一條企業(yè)、員工、社會和諧并進的可持續(xù)發(fā)展之路。這是一條適合紫金發(fā)展的道路。
責任編輯:彭彭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m.jtclgs.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聲明: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chuàng)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fā)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系,簽署授權協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